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科是按照现代医学理念建设的综合性肿瘤治疗中心,目前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首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消化肿瘤医学中心、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单位、南京市肿瘤重点医学中心、南京市肿瘤转化医学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也是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放射肿瘤科专业基地。肿瘤专业学科为江苏省内第一个肿瘤学博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3名。目前拥有两个住院病区、日间化疗部、放疗部、热疗部、微创治疗室、免疫细胞治疗部和南京大学肿瘤研究所等七个部分。开放住院床位124张,日间床位110张,年收治病人6000余人,门诊36000余人次。现有医务人员97名,医师30名,均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9名;护师47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7名;放射物理师3名、放射治疗技师12名、实验室研究员5名。累计获国家级课题25项,省市级课题110余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2项、江苏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江苏科技进步三等奖20项、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江苏省中医药新技术引进二、三等奖各1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3项。学科累计发表SCI论文138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37。发表中文论文340余篇;其中发表有关药物研究相关论文70余篇。主编临床肿瘤学专著4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肿瘤专业主任刘宝瑞,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博士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审专家,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分会主委等学会职务。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含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23项科技奖励。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工作35年,带领学科不断进取,推动个体化治疗理念在江苏和全国肿瘤界的传播。
学科根据肿瘤诊疗的复杂性、持久性、多技术手段参与的特点,摸索并建立了肿瘤综合诊疗与管理的特色模式。学科设计并运行中心统一领导下的亚专科的“纵向”与协作组的“横向”医疗模式,通过每周两次MDT,以指南为基础,结合学科特色,从制度上保障病人接受恰当的医疗。“健康报”和中国医师协会医疗管理论坛就该模式进行专题报道,获得患者、管理者高度赞扬。
学科建立了一系列特色技术,包括:
1.生物标志指导下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自2004年起率先开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明确BRCA1mRNA等关键基因在指导紫杉类个体化疗的价值,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重复性好的外周血游离mRNA定量检测技术,为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目前已开展胃癌前瞻性临床试验;还建立了外周血CTC分离技术,相关装置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用于实时基因状态检测。
2. 智能纳米载药系统的转化研究及临床应用:建立了天然生物材料纳米载药技术、多药投递纳米技术等,处于相关靶向药物载体研究的前列。
3.以TomoTherapy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技术:拥有TomoTherapy等3台加速器及后装治疗机1台,通过三维适形调强等技术实现肿瘤靶区的精确勾画与照射,最大限度的提高肿瘤照射剂量,减少正常组织损伤。率先引进脉冲式低剂量率放疗(PLDR)治疗胸腹部难治性肿瘤,创造性地将该技术作为增敏手段、与化疗、生物治疗协同作用于胃癌、胰腺癌患者。
4.个体化肿瘤疫苗与免疫细胞疗法:早在2001建立了细胞治疗中心,拥有先进的免疫细胞治疗实验室,自主建立了肿瘤个体化高表达/突变肽库,免疫细胞治疗走向个体化。
5.抗血管生成化疗:率先介绍“抗血管生成化疗”的新概念、筛选标准、临床应用等知识,开展该模式治疗如晚期肝癌、胆囊癌等难治性肿瘤,部分患者获得疗效。
6.个体化腹腔热灌注化疗:深入开展以热化疗和靶向热化疗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研究,部分内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中华抗癌协会科技二等奖。
7.微创诊疗:可进行各类B超/CT影像引导下复杂病灶穿刺辅助诊断;对于局部病灶,采用B超/CT影像引导下的瘤体内化疗药物注射,增加化疗药物肿瘤部位的浓度,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8.中药抗肿瘤治疗:根据经典中医理论、临床用药经验,结合基础研究筛选出有效抗肿瘤中药组合膏方,开发系列性中药制剂,常规应用于临床。上述特色技术以及临床经验学科通过开展学习培训班、接收进修人员、国内外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
作为肿瘤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科室拥有独立的受试者接待室及药物贮存室,建立了具有肿瘤专业特色的临床试验相关制度及SOP,并定期进行修订。先后有50余人次接受了国家级或省级GCP培训,经考试合格获得了GCP培训证书;杨阳医师完成了美国南卡大学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硕士课程,并获得了硕士学位;胡文静医师目前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员。自2005年以来,参加了15项新药药物临床试验,其中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6项,I期临床试验2项、II期临床试验4项、III期临床试验9项。在临床试验中,我科研究人员严格遵从GCP要求,工作中科学、严谨、求实,其中“ZD6474”研究小组获得了申办者颁发的中国地区研究小组“最佳质量奖”、研究者杨阳获得“最佳研究个人奖”。